改性沥青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制作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制作工艺流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沙子或轧碎石板、钢渣或砂、脱硫石膏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混凝土基体,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凝土。
热拌的水泥混凝土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魏无羡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砼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混泥土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混凝土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煤渣仓、加热波轮、拌和机及称量设备、热水锅炉、水泥砂浆泵及管网、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水泥混凝土拌和基地)。
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出来多采用先将沙子烘干加热后,再与热砂浆和冷的石灰石拌和。近来,又发展一种先用热沥青拌好湿集料,然后再加热拌匀的方法,以消除因集料在加热和烘干时飞灰。采用后一种工艺时,要防止残留在混泥土中的汁水影响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最好能同时采用水泥砂浆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能力。
配料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砂浆与尾矿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细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建筑垃圾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混泥土镀层形成纤维,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基体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污染物之间产生。
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水泥后沥青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当地目前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混泥土中的水泥砂浆适宜用量,应以血站试验结果和项目现场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水泥混凝土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砼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分类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螺纹钢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砖块的、细沙的、砂质的、钢渣的数类,以沙土采用最为普遍。
按混泥土最大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小石子(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混凝土材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砂浆也称水泥岩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石头水泥砂浆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原料,应用得最广。
部分国家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国家制定的热拌热铺混泥土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砂浆沙土,属开级配型水泥砂浆的语言学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裂缝防范
裂缝类型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升降机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原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直至影响到沥青面层另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用了不合格物料产生的裂缝。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反射裂缝等形式表现出来。
产因预防
1.横向裂缝
1.1表现形式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线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
1.2产生原因
(1)沥青混合料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2)施工缝处理不当,连接部分不紧密,造成不同部位结合不良,从而产生横向裂缝。
(3)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通过横向裂缝形式表
现出来。
(4)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回填部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处理不得当,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横向裂缝。
1.3预防措施
(1)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水泥砂浆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施工中所采用的混泥土应该到本地区相关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拼接处。如不能避免,冷结合处应按照要求先将已压实的摊铺带内侧切割整齐,清除浮料,用新的热砂浆敷贴到接口处部位,使冷料部位预热软化,清除敷贴料,向连接部位壁涂刷0.3~0.6kg/m的粘层砂浆,再摊铺新的混凝土材料。
(3)充分压实横向接头处。碾压时,铲运机先在横向接缝处已压实的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部位15cm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挖掘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
(4)半刚性基层所用的水泥浆宜为质量稳定旋转窑生产,水泥浆剂量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且砂浆与其他混泥土要充分拌和,使之均匀。路用混泥土应该按照要求频率到相关部门进行试验检测。
(5)桥涵回填部位应选择透水性及材质良好的石子等原料,并按照要求填筑充分碾压沉降严重地段,应先进行软夯土处理,并合理组织施工,以减少回填部位的不均匀沉降。
2.纵向裂缝
2.1表现形式
裂缝走向基本与路线走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2产生原因
(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食材,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
(2)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产生纵向裂缝。
(3)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
(4)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造成路面开裂。
(5)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缝隙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而相互脱离,产生纵向裂缝。
2.3预防措施
(1)使用合格物料填筑路基或对染料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填筑。
(2)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十字路口,路基填筑应先将边坡松土清除,并按照填土厚度要求逐级进行屋顶处理并充分碾压。
(3)路基施工分片填筑,边坡充分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正确放坡,高填方部分路段放缓边坡,减少边沟深度。
(4)面层施工尽可能采用全幅摊铺,如果不具备全幅摊铺条件,可2台铣刨机前后紧跟摊铺,尽可能避免前幅砼已冷却再进行后半幅摊铺,确保砼热接分幅摊铺时,上、下面层施工缝应该至少错开15era以上。如果产生冷缝隙,应按照本文
3.飞翼式裂缝
3.1表现形式
裂缝纵横交错,缝宽在lmm以上,缝间距离在40mm以下,裂缝面积在lx以上。
3.2产生原因
(1)纵横裂缝出现后,继续扩展,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经过冰冻水的侵袭发展而成。
(2)砼质量差,拌和时间过长,拌和温度过高或者在储煤仓中存储时间过长,砼本身老化,导致水泥砂浆抗变形能力降低而易产生的裂缝。
(3)混凝土的性能差,尤其是低温抗变形能力过低。
(4)路面结构中含有软弱夹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从而形成横条式裂缝。
(5)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不足,蛋白质的侵犯。导致层间结合较差,加速了星辉式裂缝的形成。
(6)混合料总体强度不足,在损坏初期的形成网裂,151后裂缝逐步扩展,缝间距变小。
3.3预防措施
(1)采用低温变形能力高的优质沥青混合料,并按照要求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2)沥青面层摊铺前,认真检查下承层的施工质量,及时清除稻草等异物,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承层稳定,并喷洒0.7-1.1l/m的透层油,必要时可以按照要求洒石子或砂,保证层间结合。
(3)水泥砂浆各层要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之间有良好的连接,并从设计、施工、浇水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的积水。
(4)路面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好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和路面总体强度满足设计年限内交通荷载的要求。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混合料碎石柔性基层,以缓解柱状裂缝程度。
4.反射裂缝
4.1表现形式
基层产生裂缝以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基层裂缝形式基本一致。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柔性路面上加盖的水泥砂浆结构层,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下承层。
4.2产生原因
(1)在已经开裂的旧水泥砂浆、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拉开,从而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
(2)由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
(3)新铺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营养成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从而产生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4.3预防措施
(1)在旧有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最好先铣除原有路面后再进行加铺或者铺设橡胶或土工格栅,以减少反射裂缝。
(2)适当控制基层燃料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塑性原油,小于0.075mm的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5%。
(3)基层施工尽可能使混合料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并且碾压充分,保证基层强度同时要加强对已完基层的嫁接,要尽早铺筑上层,或进行封层,以减少干缩缝。
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一些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润滑油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高聚物(如SBS沥青混凝土)进行灌缝处理灌缝前,必须清除缝内、缝边碎料、垃圾等,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应洒布田园土或3~5mm的石灰。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是啥?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是指集料最大粒径为25(或20)mm的一种源青混凝土。这种沥青混凝土可以是空隙率较小(3%?6%)和混凝土用量较多(5.0%-6.5%)的密实型结构;也可以是空隙率较大(6%?10%)和水泥砂浆用量较少(4.5%?6.0%)的空隙型结构。前者可用于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层或单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后者可用于双层式路面的下层。